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512週年。感觸

(更多2009Apr.四川行照片,請見Picasa相簿:震後一年‧重訪四川)




文:黃福惠

今天是512。我們在都江堰工作的志願者朋友王睿說:「今天過的很壓抑。」母親節剛過,不知道那些在去年地震中失了娃娃,似海的母親們,這幾天怎麼捱。

拜訪震央映秀鎮的那個下午,我走進漩口中學遺址,數位相機快門無情地按,這些照片我一張都不想擁有。那天晚上,我明知第二天有緊湊的行程必須早起,仍然需求說話的溫度和生命力,和王睿一句接一句聊到凌晨三點。

回到台灣,我看了無法在中國大陸播出的《是誰殺了我們的孩子》,潘劍林和張磊兩位中國紀錄片工作者,拍地震後兩週的木魚中學。我立即領悟,漩口中學大門前的立牌上,那令人稍感釋懷的官方傷亡人數,不可能是真的;一幢幢巨大的校舍摔毀在地上,奪去的生命就像看起來那麼多,所造成的令人啞口的失落,就像感覺到的那麼沉。

這場浩劫是天災也是人禍。除了校舍結構所引發的爭端,像木魚中學這樣嚴重受創的地點,彷彿爆發新疾病的疫區:被隔離、以令人心碎的方式被管制著,災民的憤怒和衝突是如火的秘密,被期待隨著時間流逝,越燒越熄。那麼多孩子的遺照影像,和他們悲憤的父母交替出現在螢幕上,強化了這些孩子曾經活著和已然逝去的淒清事實。紀錄片結束,同行的學敏率直地哭泣,隻身回到家的我,整晚無法闔眼。

滕訊評論網上的512汶川地震專區,有一封寄到天堂的信,屬名「你的豬」,寫給亡妻。「....我们的家乡更像一个工地,我不愿意回去。别人都说我们是乐观的灾区人民。我不乐观,一点也不乐观,特别是想到你的时候。.....」
  
我生活在台灣社會,有著中產階級的外觀,也是在這低迷的時代中,對未來懷抱著不安的一份子。我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很多人,無論距離遠近,正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受苦著。我也認為不同處境的人之間,他們的痛苦無法互相衡量抵銷。我明白不願接收更多悲慘訊息的心情。我們的確應該多談些希望、多談些實際的建樹,並以此做為涵容悲傷創痛的立基,但不是只強化充滿希望和前進的氛圍,假裝這傷口能復原的很快、很平整。
  
在映秀鎮的時候,我們拿出了《時報周刊》對花椒計畫的報導給倪阿姨看,希望來自遠方的關注能讓她感覺到一點溫暖。聽說跟前幾天一樣,倪阿姨今天也是在跑車載客中度過的。那些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親,也許都像倪阿姨和她的妹妹,在為了災後更加艱難的生計而奔忙中,壓抑著深海般的思念。

。。。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遠道而來的信使

花椒,香料是遠道而來的信使

花椒,是川菜的靈魂。

險峻的山坡是她的家鄉,無畏的風霜隨之成長,神妙的麻香讓人想望--花椒,是遠道而來的信使,用獨特的語言,傳達天地的秘義。
擁有圓形的外觀,搶眼奪目的鮮紅,先人叫『她』川椒、蜀椒、巴椒或秦椒,從字面就可以推測出她的產地。辣椒跟胡椒雖然都有『椒』,但跟花椒沒有什麼血緣關係,花椒屬芸香科,既不是辣椒的茄科,也不是胡椒的胡椒科,外國人為了區別,管花椒叫做Chinese Papper,因為這樣老外才可以分辨花椒跟胡椒的不同,由此可見花椒在產地與味道上的獨特性。

台灣雖不產花椒,但川菜與麻辣鍋的興盛,使得花椒近年的進口量大增,味覺靈敏的饕客們,早已發現不起眼的花椒,發揮了畫龍點睛的妙用,花椒的香麻與舌尖上迴旋飛舞的感覺,讓人一試不忘,所以如果你也有興趣從非科學研究的角度切入、了解花椒,可以簡單的將花椒區分為「紅花椒」、「青花椒」與「土花椒」三大類。土花椒又叫野花椒或臭椒,色香味等品質最差,沒人愛吃,在此不多作介紹。在麻辣鍋發源地的成都有一種鍋叫做「絶代雙嬌(椒)」,主要用料就是紅花椒加青花椒,二者搭配,色味俱全,可謂極品,以下將更詳細的說明。

「紅花椒」依照地域不同傳統又分成西、南兩路,但現在川陜甘等地品種混雜,也無法細分了。西路花椒有一個特氣派、特有名的名字-「大紅袍」,因為她塊頭大、顏色鮮紅,麻香味表現突出,比較有代表性的主產地是四川阿壩州的茂縣、汶川、平武以及甘肅天水武都、陜西風縣韓城等。而南路花椒的代表則是「漢源花椒」,她的特點是個頭較大紅袍小,顏色較淡,呈紫紅色,但麻味醇和、香味悠長,唐代時列為貢品,人稱「貢椒」,可見她在當時的地位。漢源花椒的兩大主要產地在冕寧、西昌。兩種花椒都是上品,無所謂好壞。

青如其名,「青花椒」與「紅花椒」最大的兩點區別:一是青花椒的果實直到最後採收時都是青綠色的,二是青花椒的枝幹相對成藤狀。與紅花椒的味道相比,有人作過這樣的譬喻:紅花椒像是大家閨秀、熱情而豪放;青花椒小家碧玉,清麗而淡雅。因此青花椒的麻香清淡優雅與紅花椒的香麻味濃孑然不同。

花椒同時也是一味中藥,中醫上用來溫中散寒、驅蟲治病,優質花椒藥效卓越。漢代趙飛燕甚至想用花椒驅寒身,為漢成帝生個子嗣,可見花椒療效在當時備受重視,而現在我們隨時都可以在餐桌上、麻辣鍋中吃到,與眾同樂。

關於西羌六月紅花椒
四川人離不開花椒,少了一味渾身不對勁,四川名菜麻婆豆腐、回鍋肉、宮保雞丁、水煮魚…,那一個沒有麻香這個味?想到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四川火鍋更是離不開花椒。火鍋在四川又被稱為“麻!辣!燙!”,麻字當先,花椒的地位可想而知,三種體驗一字排開,似乎是想讓人望而怯步,敬而遠之,但只要您嚐過,相信就會深深愛上,永遠爱上這獨一無二的樂趣。

所以,善待味蕾的您,相信您一定會愛上川菜的靈魂——花椒。

○○○

花椒製程採曬篩存



中國花椒地圖

點圖查看原尺寸
中國花椒地圖
○○○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預告] 5月2日 (週六) 晚上8點TVBS新聞台《中國進行式》

5月2日 (週六) 晚上8點TVBS-NEWS《中國進行式》

將帶領觀眾探訪512大地震一年後的四川,

其中也包括震央映秀鎮,以及茂縣西羌六月紅花椒的相關報導,

*邀請關心512川震重建的朋友一同收看*


四月中,聯盟的工作人員福惠前往四川探訪,除了成都的王睿小姐全程陪同,在映秀及茂縣的其中兩天,還有康棋、賢熺兩位台灣的記者同行。四川大地震將屆一年,TVBS正企劃製作512川震週年電視特輯,康棋看到了時報周刊對於正修執行512愛心花椒計畫的報導,覺得裡面有許多故事,便與聯盟聯絡了這次的採訪事宜。

兩位記者先生非常專業又靈活地製作節目, 不放過任何錄製素材的機會, 當我們在東汶公路上堵車、停停走走, 他們總是想把握機會下車錄製片段, 兩人多次因為車流開始動而奔回車上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在震央映秀鎮採訪倪大姐時, 他們體貼地自覺不去觸碰倪大姐喪女的傷口、不過問,然而最後在找至高點拍攝映秀全貌時, 倪女士領著他們經過萬人坑,還是潸然淚下道出了自己的故事......

我們再次誠摯地邀請您,共同欣賞有同理心、敬業的記者認真製作的好報導,欣賞四川豐富的自然及人文景觀,共同關心512周年的四川重建。










...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報導] 西羌六月紅

文章來源: 【時報週刊】 No.1622 2009年3月20日

西羌六月紅
報導/陳慶祐 攝影/陳彥仁

這批義賣的「西羌六月紅」香氣濃烈,色澤豔麗,與市售的乾黑花椒有著極大的差異。許多麻辣火鍋店老闆一試就愛上,除了跟「五一二行動聯盟」購買之外,還直接跟茂縣花椒信用合作社交易,讓當地農民有更多收益。

花椒本來就是台灣人熟悉的香料,除了可以做各種四川料理,林正修也請到大廚朋友開發新菜單。這回他就做了「六月紅花椒紹興雞」。先將花椒乾炒,香氣出來後再加入海鹽,做成醃料,均勻抹在去骨雞腿肉上;等雞腿入味後,加上紅蔥頭與紹興酒蒸煮十五分鐘,就成了一道好吃又下酒的美味菜餚。 (....圖文版全文)

,,,,


[報導] 林正修的愛心 最man私房花椒料理



文章來源: 【時報週刊】 No.1622 2009年3月20日

林正修的愛心 最man私房花椒料理
報導/陳慶祐 攝影/陳彥仁

前台北市民政局長林正修竟然轉行賣起花椒來了?他還下廚房大顯身手,要用花椒入菜做幾道男人料理。但這不是他耍帥的手腕,而是他參與了四川大地震災後重建工作,愛心的結晶。

「我在大地震的第二周抵達四川,原來是要參加都江堰舉行的國際會議,會議之後我就往重災區走去。」林正修說:「花椒,不只是香料,它還連結了台灣與四川的人民,扮演著信使的角色。」

只見林正修一邊乾炒花椒、逼出香氣,一邊聊起了四川大地震之後的心得。 (...圖文版全文)

....

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

[招領] 2月4日不具名的捐款者

聯盟秘書學敏於2月4日收到一筆未具名的花椒捐款,
捐款者沒有留下任何聯絡方式。

聯盟希望能以適當的方式表達對捐款者的感謝,
誠摯希望這位善心人士,若看到此訊息能與我們連絡~

♥ 再次感謝您的愛心 ♥

...

2009年1月30日 星期五

[報導] 逾60熊貓坐困板間房 地震 臥龍 待港撥款重建家園

逾60熊貓坐困板間房
地震臥龍 待港撥款重建家園

(來源:明報新聞網新聞特輯)

 【明報專訊】5‧12大地震發生至今已大半年,在四川圈養的128隻大熊貓各散東西,其中60多隻被迫離開大熊貓研究中心,現時需要住板間房,無法在戶外活動。其餘的大熊貓散落各地動物園,而野生大熊貓的情亦未明。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唐錫波表示,重建撥款時間拖得愈長,大熊貓的情便愈迫切。

 唐錫波日前與傳媒茶敘時表示,去年地震摧了大熊貓的家園,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受到嚴重破壞,山泥塌下令14個大熊貓圈舍無法使用,其餘18個受損嚴重,圈養熊貓1死1傷1失蹤。 (詳全文)

2009年1月28日 星期三

[報導] 儲錢重建 拜年祝福代利市

儲錢重建 拜年祝福代利市
盼地震一周年前「有家可歸」

(來源:明報新聞網新聞特輯)

 【明報專訊】「年(新年)過得鬧熱嗎?」四川百姓拜年最喜歡以這句作開場白,對方通常會敬回一句︰「年在你那裏!」意思是「祝福都送給你」。踏入大地震災後首個春節,災民即使出外拜年,因要省錢建屋,大都不會派利市,換句簡單問候祝福已感高興。記者昨日走訪綿竹市郊農村,發現有災民暫以豬棚為家,加緊重建房屋,最希望的,還是盼今年5月12日地震一周年前有回自己的家。

 新一年要團圓和氣,四川百姓都愛於早上吃湯圓取其團圓好意頭,然後到寺廟參拜。香火最鼎盛的地方,要數位於距綿竹市區10公里的武都鎮吉祥寺,由於寺廟倒塌嚴重,裝香拜佛的地方都破敗不堪,很多手握兩米巨香的百姓,索性將香燭插在廟外的山頭,形成漫山煙霧的情景。 (詳全文)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感謝] 關鍵字廣告有限公司

感謝關鍵字廣告有限公司

蔣經理秉著為公益服務的熱心,
告知我們如Google Grants等公益團體刊登關鍵字資源;
又配合本計畫「512愛心花椒行動」的特殊需求,
特別提供免費關鍵字管理服務、部落格行銷技巧教學,
並在關鍵字行銷電子報為本連盟及計畫撰文。
(文見:吃花椒,救羌民)

其服務的專業和完整性,並沒有因為支援公益而打折扣。

更多實用的關鍵字行銷資訊,
請造訪關鍵字廣告有限公司,網站及電子報:

關鍵字廣告有限公司

關鍵字行銷電子報

───

,,,

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評論] 我們就是要持續盯著災區

我們就是要持續盯著災區
作者: 梁文道
2009-01-07 20:56:44
來源: 南方週末
【南方週末】本文網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22429

四年前,南亞大海嘯震撼全球。一時間,各國紛紛伸出援手,加上民間自發的募捐救助行動,結果創下了人類史上最大筆的善款數字,情景相當感人。然而,有過分冷靜甚至冷酷的評論家不合時宜地在大家熱透的頭上淋冷水。當時就有這麼一位專欄作者把大夥捐錢的行為比作中世紀的 “贖罪券”——花了錢,良心安穩了,於是天堂之階的磚也就鋪得更加踏實。這話聽來可恨,但他卻預示了一個刺眼的現實:許多國家允諾過的捐助在兩年之後仍未兌現,一些捐了出去的物資款項則莫名其妙地不知所終;至於一般熱情如火的媒體,終於也漸漸涼了下來。一般大眾,要不是到了周年紀念日,更是不會想起四年前那幅巨浪滔天的可怖畫面。因為那裏不再出新聞。

大眾媒體不只是我們認知社會的一面鏡子,它還根據外在的條件限制與自身的邏輯決定了我們看待事物的方法。比方說 “事件”,對大部分人來講,所謂事件就是新聞報導過的事。新聞出來了,事件就開始;如果新聞在逐步漸少,就意味著事件快要結束了。問題在於新聞事件並不完全對應活人的命運,往往電視上它形跡漸遠,事件的主角猶自苦苦掙扎,悄無聲息。例如“黑磚窯”。2007年最驚人的事件之一,如今看似塵埃落定,因為報上再也沒有後續的報導;但當時失蹤了的奴工真的全找回來了嗎?有關責任人全受到徹底的調查和懲處了嗎?

汶川地震是2008年最重要的新聞事件,它觸發了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民間自助運動。想當時,其實每一個中國人都是志願者,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真真正正是同舟共濟。後來,我們陸續見到很多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蹟,聽到不少溫情脈脈的重建故事。於是我們很容易產生一種幻覺,以為這件事快要過去了,因為原來的悲劇逐漸轉成喜劇,一切都朝著正面發展。

真相卻是我們的“事件”結束了,災民的日子才正要開始。春節將至,他們這年該怎麼過呢?隆冬已至,大雪飄零,大家夏天送去的物資現在還夠用嗎?因為急切,有些斷肢的災民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好完整的手術,每天拖著腳走路;因為一時間的衝動,有些孤兒曾經迅即被人認養,如今則帶著殘障的身軀,傷毀的臉孔,靜悄悄地回到老家……預料中的心理陰影終於浮現,有人每晚惡夢,話說得越來越少。

還有人禍。根據國家審計署的資料,救災工作裏有十四億人民幣的缺漏。記得當時線民爭議抗震物資和款項會不會被人挪用,有人認為:“這麼大的事情,全國都盯著,誰敢亂動?”現在恐怕難免失望。

盯著,我們就是要持續盯著災區。不僅僅是為了讓重建的過程透明,不使任何人有可乘之機;更是為了守住半年前那股信念,不讓它徹底燃盡。2008年,大家的情緒被點起來了;2009年,熱血應該轉換成冷靜、綿密、細緻的長期工程。愛心不是購買“贖罪券”,良心消費過後就萬事大吉;它是種深沉的責任,承諾過的,終要實現;付出過的,要看著它開花結果。

電視新聞節目的主持人都有一句口頭禪:“現在讓我們來關心一下……”仿佛“關心”真的只有一下,一則新聞播完了,關心也就可以停止了。但是我們曉得,媒介的消費者和社會的公民是兩回事,而汶川地震並不只是媒體產業製造出來的一種商品。

所以,當我們即將闔家團聚,歡度一年一度的春節時,不妨也把目光投向災區同胞,為他們擔憂,為他們祈福。或許我們的關切,能讓他們的節日多幾分溫煦。

【南方週末】本文網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22429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茂縣] 有蓮與有信對愛心花椒記者會的感想

花椒義賣記者會四川視訊 在12月17日的記者會中,由於茂縣花椒合作社的成員,在事前克服了災後停電頻仍的問題,我們得以透過網路視訊,聲音對聲音、畫面對畫面地與茂縣的朋友們連線。

在台北現場,除了由正修主持通話,嗎哪精緻鴛鴦鍋的老闆史大華女士,也以四川口音與茂縣的朋友們相談甚歡。記者會後,參與連線的茂縣合作社成員,有蓮與有信,紛紛發了mail表達他們的感受。

茂縣花椒合作社、愛心花椒工作坊成員,何有蓮女士:

「我是羌山寨裏一位普通的農家女,因為家庭的原因我沒有讀很多書,別說學電腦,就連寫我的名字都困難。

可是我很幸運,我遇到了林老師他們,是他們耐心的手把手的教我,讓我學會了電腦 ,使我學會了寫信。

今天我們通過網路看見了臺灣,看見了林老師他們,好高興哦!對我來說簡直太神奇了,我要把這喜訊告訴我的姐妹們。

今天是你們把我們的花椒帶到了臺灣,今後我想讓你們把姐妹們的刺繡品也帶到寶島。謝謝! 」



茂縣花椒合作社,會長何有信先生:

「林老師:
通過這次對接讓我感到網路的魅力,不管有多遠只要心相通就沒有距離。

有你們無私支持,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我將努力做好自己的事,發揮團隊中每個人的作用,
利用好當地各方面優勢,使家鄉特產花椒香飄更遠。
發展羌族婦女刺繡產業,增加她們收入,為災後重建添磚加瓦,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我想只有壯大自己才能更多幫助別人,用實際行動做出成績回報幫助過我們的所有好心人。
○ ○ ○ ○ ○ ○ ○ ○ ○ 有信會後感想 于19日淩晨5點 敬上」


○○○○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新聞稿] 川震救援有新意 香麻花椒續真情

「川震救援有新意 香麻花椒續真情」
愛心花椒行動之西羌六月紅義賣開跑記者會 新聞稿
2008/12/17



512花椒義賣記者會與會者從舉世震驚的512中國汶川大地震到現在已經超過半年,然而國際救援的工作仍然未停歇。放眼望去國際社會,剛經歷921不久的台灣社會更能體會512的痛,因此台灣各界紛紛屏棄成見對四川地震劫後餘生的災民伸出援手、雪中送炭不落人後。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夏鑄九教授更在災後即時號召了台灣一群投入過921災後重建的專家學者,發起了連結台灣產官學界的『512台灣支援四川災後重建行動聯盟』,於今年五月深入四川大地震的震央附近了解災情,透過第一手的資訊交換,將台灣921經驗具體落實為四川災後重建行動、並規劃了兼顧軟硬體的持續性計畫,於今(17日)在嗎哪精緻鴛鴦鍋舉辦由中國人壽捐款愛心贊助、新台灣人基金會副執行長林正修規劃執行的聯盟子計畫-愛心花椒行動成果發表記者會。

由林正修所帶領的愛心花椒行動有別於災後當地林立的大硬體建設、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三年前協助當地農民組成的『茂縣溝口鄉花椒合作社』合作,在合作社會長何有信的帶領之下於地震發生時,適時地發揮災民就地自救的功能,從512災後到8月,何有信更積極申請了『西羌六月紅』花椒專利註冊,向外界行銷茂縣花椒以協助災民重建。在何會長的奔走之下,愛心花椒行動計畫起用當地受創嚴重的少數民族羌族,組織羌民採收與發展花椒產銷,讓羌民以工代賑自力更生,重獲生存的能力,並期能重振當地產業,達到長期經濟繁榮之功效。

512台灣支援四川災後重建行動聯盟發起人夏鑄九表示,台灣社會在經歷過921後,對汶川大地震感深情真,若能匯聚這股巨大能量,輔以良善的政策支持,才能不辜負民間能量,又可看到成果。因此聯盟歷時半年,號召台灣具有完整921地震救災經驗的專家學者,將台灣的『捐款、人力、經驗』三合一投入,為四川災區提供中長期的災後重建規劃與經驗交流。行動聯盟也將朝著「提出政策,擴大視野,民間先行,政府隨行,建立兩岸新關係」理念邁進。聯盟目前致力於四大項目:硬體重建規劃工作、愛的書庫閱讀活動、花椒行動與兩岸交流,對於未來發展,聯盟正積極成立社會團體,盡力發展兩岸民間交流,希望由地震後的同理心,人道關懷開始,進而使兩岸人民彼此了解、關心,重建兩岸的新關係。

西羌六月紅花椒愛心花椒行動執行長林正修表示,援川重建是台灣公民社會的軟實力延伸。台灣有華文地區的文化優勢,又有921救災經驗,援川重建讓我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中國大陸社會轉型的優勢與不足。在台灣川菜料理更是深受喜愛、歷久不衰,藉由花椒,我們可以領會另一種料理風味與地域文化,豐富我們自己的文化內涵,把味蕾的探險和對羌族的援助結合在一起,正是花椒牽來的香料奇緣。此次在台推廣的『西羌六月紅』花椒,品質可媲美花椒之王『大紅袍』,每包愛心義賣價新台幣100元,林正修鼓勵大家試試看自備花椒加在麻辣鍋中,『西羌六月紅』的麻香滋味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而義賣所得在扣除愛心花椒行動管銷費用後,金額將全數投入災後重建工作。

會中林正修秀出愛心花椒工作坊的部落格,展示這幾個月來的實際執行成果,包含在天寒地凍的山坡上,與台灣部落客教導合作社農民與羌族災民在網路上寫下自己的故事,而茂縣也排除了災後頻頻停電的困難,在台北舉行的記者會現場,得以用網路視訊直接與『茂縣溝口鄉花椒合作社』會長何有信連線對話。此外,何有蓮女士透過視訊展現了她手製的羌繡,『嗎哪精緻鴛鴦鍋』的老闆史大華女士,還以四川話與茂縣合作社的成員們相談甚歡。記者會尾聲,嗎哪精緻麻辣鍋老闆史學寬先生,在現場為大家展示了幾道以「西羌六月紅」花椒製作的特色佳餚,店家甚至連鴛鴦鍋中的白鍋──特製四川泡菜鍋,都使用了花椒來提味,大家在嘖嘖稱奇之餘,一碗接一碗地品嚐著溫暖鮮美的好味道,經由這段香料奇緣,溫暖寒冬中的心。


參考網站 :
512台灣援川行動聯盟 http://www.512rebuild.org/index.html

512愛心花椒行動部落格 http://512huajiao.blogspot.com/

茂縣六月紅花椒合作社 http://blog.sina.com.cn/maoxianhuajiao


○○○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西羌六月紅”花椒產品簡介:來自四川阿壩雪域高原羌族——爾瑪人的綠色食品

茂縣溝口鄉花椒協會 2007.10.01


四川省阿壩羌族藏族自治州茂縣地處川西北高原,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聚居地,是通往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黃龍的交通要道和中轉站。

茂縣地處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是我國羌族主要聚居區,典型的山區農業縣,遠離工礦企業,空氣潔淨,土壤無毒害,水質無污染,縣境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照充足,年溫差小,日溫差大,無霜期長,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全縣平均氣溫11.1℃,最低氣溫-11.6℃,最高氣溫32℃。平均日照1557.1小時。年降水量490.7毫米,平均蒸發量1375.7毫米。無霜期215.8天。具備了花椒生長發育、早果豐產的最佳生態條件。

花椒具有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擴張,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蟲;有芳香健 胃、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毒、止癢解腥的功效。是川菜的很好調料,更是火鍋的主要調料。炒菜、燉肉、醃菜等放上花椒可提味,還可減少牛羊肉的膻腥味,去魚腥味;吃麵條、拌涼菜等放上花椒油,香麻尤甚,格外鮮美;川味火鍋中的花椒麻味,不但起到調味作用,而且使汗腺通暢,刺激唾液,起到開胃健脾,有助於消化和殺菌。達到身體舒適,增強體質的作用。

《本草綱目》記載:“花椒堅齒、明目、久服,好顏色,耐老、增年、健神。”花椒為辛,有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接毒,止癢解腥之功效;主要治療嘔吐,風寒濕痹,齒痛等症;研究發現,花椒能使血管擴張,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花椒位列調料“十三香”之首,能去除各種肉類的腥膻氣味,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欲;炒菜時,在鍋內熱油中放幾粒花椒,發黑後撈出,留油炒菜,菜香撲鼻;把花椒、植物油、醬油燒熱,澆在涼拌菜上,清爽可口;醃制蘿蔔絲時放入花椒,味道絕佳;存放的糧食被蟲蛀了,用布包上幾十粒花椒放入,蛀蟲就會自己跑走或死去;服食花椒水能驅除寄生蟲;在菜櫥內放置數十粒花椒,螞蟻就不會進入;在食品旁邊和肉上放一些花椒,蒼蠅就不會叮食;油炸食物時,如果油熱到沸點,會從鍋裏溢出,但如果放入幾粒花椒後,沸油就會立即消落;在油脂中放入適量的花椒,就可防止油脂變哈喇味;如果是冷熱食物引起的牙痛,用一粒花椒放在患痛的牙上,痛感就會慢慢消失。

花椒籽含有約90%不飽和脂肪酸。這些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功能,尤其是ɑ-亞麻酸可以起到抗血栓和降血脂、促進脂肪代謝以及預防瘤變和抑制腫瘤細胞轉移的作用。

○○○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愛心花椒「血汗工廠」

一群台灣年輕人,以及幾位因南亞海嘯而來到台灣,就讀景文的亞齊同學,共同完成花椒包裝作業。

在這些年輕人的賣力支援下,「西羌六月紅花椒」穿上了樸實悅目的外衣,並將花椒的滋味與承載著計劃資訊的文宣,一起送到顧客手中。

大家也在工作空閒之虞,與修哥討論「512愛心花椒行動」,了解聯盟和計畫在川震重建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對於我們個人何以要對遠方的賑災貢獻力量,做了小小的思辯。


包裝愛心花椒1

包裝愛心花椒2

包裝愛心花椒3

包裝愛心花椒4

包裝愛心花椒5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文摘] 地震,不是毀壞而是連結

作者:ANNPO
引自 蹲在社會田野的天真人類學家 部落格
觀看圖文版全文: 地震,不是毀壞而是連結


有時候,命運的線會將很多巧合牽引在一起。地震,也會搖出些人情來。
回台灣的那一天,四川的蕭萬隆教授送我們到機場,在車上,他拿出一疊資料給林老師說:「請你幫忙了。」

那疊資料是一名汶川大地震受災戶,名叫郭志文先生的。郭先生民國二十九年生,今年七十多歲了,他在都江堰的家全倒,連一件衣服都沒來得及拿出來,就失去了一切。其實我們都可以想像,因為一場天災毀壞家園的悲慘。而這房子便是這位老先生畢生的積蓄了。

這故事不難理解,不過蕭教授轉而補充:「郭志文有個哥哥在台灣,他哥哥已經去世了,但有個小孩在南投。」更有趣的是,這位老先生的姪兒名叫郭汶川,也就是以今年這場大地震的主要地區命名的「汶川」。郭家兄弟的故鄉在四川龍池,位於都江堰西北近汶川之地,與震央汶川縣映秀鎮僅有一山之隔。而他們的父親的生平,仍記載在汶川縣誌上。 (...詳全文)

○○○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嗎哪精緻鴛鴦鍋

12月17日下午,我們將與網路正評極高的「嗎哪精緻鴛鴦鍋」合辦512愛心花椒行動記者會。 屆時,老闆史學寬先生,也將在現場為大家展示以「西羌六月紅花椒」製作的花椒加工調味品,包括「四川頂級雙耳大紅袍三部曲」、用葡萄籽油提煉的「特製辣油」;以及花椒特色菜餚,如「麻辣黃瓜」、「四川泡菜」、由「獨門四川泡菜鍋」和「麻辣鍋」所組成的「嗎哪精緻鴛鴦鍋」等幾味香麻菜色。

◎◎嗎哪精緻鴛鴦鍋店頭 ◎◎嗎哪精緻鴛鴦鍋美食


嗎哪精緻鴛鴦鍋 無名網誌
http://www.wretch.cc/blog/frankshih/9296668

食記
http://www.wretch.cc/blog/tsutzu/20481802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報導]錢江晚報:祝賀摩托載亡妻回家的災區漢子再婚!

引自多維新聞網DWNEWS.COM-- 2008年12月7日20:10:52(京港臺時間)

來源:人民網-錢江晚報

大地震後,綿竹縣廣平村農民吳家芳給遇難的妻子穿上她最喜歡的衣服,固定在自己的背上,用摩托車載著亡妻回家。這張名為“給妻子最後的尊嚴”的照片經國內外媒體刊登之後,震撼了全世界。事隔半年,被稱為“地震中最有情義的丈夫”,與在深圳打工的成都女子劉如蓉,短短相處9天后閃電結婚了。這讓許多人感情上一下子接受不了,感覺心目中“道德的楷模”竟是如此平常。

據說,這半年來,愛神頻頻光顧吳家芳這位農家漢子。而劉如蓉與許許多多的女子看中的,正是吳家芳心靈深處最樸實的情義。試想,倘吳家芳從此一生不娶,倒是滿足了常人道義上的審美需求。吳家芳,也就成了人們在道德標準上的“供奉品”。在我看來,一個有情有義的男人,首先是一個有責任感、道德感的男人,同時也是熱愛生活的男人。吳家芳再娶,或許在別人眼裏,是當初對妻子的愛情打了折扣;而在吳家芳眼裏,是愛和情義的延續。這份愛和情,是對現在的妻子,也是對自己。所以吳家芳說,我是一個男人,地震讓我更加珍惜別人和自己的感情。

一生不娶是一種美,是淒美。如今再娶是一種美,是美滿的美。一個愛心滿滿的男人,他心目中的情義是永遠不打折扣的。我們祝福他,也祝福所有在地震中失去愛情的人們,過得更好。

○○○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關於茂縣花椒-西羌六月紅 (上)

茂縣花椒多半生長在岷江兩岸的半山河谷海拔高達1500~2300公尺,屬於北路椒大紅袍的品系。花椒是芸香科植物,種子與果皮都具有香味.在中醫傳統使用上,具有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

成熟時的茂縣花椒




花椒的果實發於春夏,頂受終年的驕陽與酷寒,於三伏後收成,採收全部仰賴婦女的手工,卻因為花椒樹長了刺,所以在採收的季節,羌族婦女的雙手總是滿布傷口。

羌族婦女採收花椒的手




而西羌六月紅的名字來自茂縣溝口鄉羌族農民何有信和他的一群朋友,三年前,他們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協助下組成花椒協會,建立花椒的品管產銷與技術培訓,也協助農民廣植花椒改善生活。2007年通過綠色食品認證,成為家樂福等大型商場的推薦優良產品。

茂縣花椒合作社何有信會長
○○○

關於茂縣花椒-西羌六月紅 (下)

512地震發生時,花椒協會適時發揮災民就地自救的功能,協助救災部隊整理道路與居家環境,今年8月,何有信與同伴們更積極把花椒協會轉型為專業的農民合作社,並將西羌六月紅註冊為專利,向外界行銷茂縣花椒以協助災民重建。

川震後茂縣救災帳篷








因為便於照顧,花椒被公告為保護水土的三大樹種之一。以往花椒是茂縣經濟的命脈,在災後重建的漫漫長路上,花椒收成更是岷江沿岸羌寨枯榮的關鍵。川震至今已經過了半年,除了大陸官方的承諾與規劃,災民更需要的是自力更生的實力 。

花椒樹具有良好水土保持功能






花椒樹遍佈山坡地,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 。




對於台灣來說,援川重建是公民社會的軟實力延伸,也讓我們近距離觀察中國大陸社會轉型的優勢與不足。藉著花椒,我們可以領會另一種料理風味與地域文化。把味蕾的探險和援助的羌族結合在一起,正是花椒牽來的香料奇緣。

羌族婦女出發採收花椒




在花椒行動的幫助下,羌族婦女正常出發採收花椒。